首页

湘香女王调教免费区

时间:2025-05-23 05:19:45 作者:濒危物种“安居” 生态价值“变现”,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亮眼 浏览量:11612

  中新经纬8月19日电 题:调降印花税为何是活跃资本市场的现实举措?

  作者 李永森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研究员

  李永森

  近来,伴随“活跃资本市场”的话题,印花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。

 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(合同、产权转移书据、营业账簿、证券交易)四大税目之一,具有调节股市和增加财政收入两项主要功能,深圳股票市场筹备建立之初,就于1990年7月1日出台了股票交易印花税,期初税率为6‰,向卖方单向征收,之后不断调整和完善,1991年10月10日沪深市场均开始向买卖双向征收,至2008年9月19日改为向卖方单向征收,税率也经历了五次下调和两次上调(具体见图),已经成为调控股票市场的重要工具和财政收入来源。

  印花税是构成投资交易成本的主要内容,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印花税税率调节股票交易成本,进而达到调控股票市场的目标。

  根据管理层的判断,通过税率调整表明政策意图,股市过热时,上调印花税税率,增加交易成本,股市低迷时,下调印花税税率,降低交易成本。历次对印花税税率的调整,都体现了管理层的调节意图,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效果。如1996年1月19日起,在16个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从512点上升至1510点(涨幅195%)展现了快速暴涨行情。1997年5月12日,印花税税率由3‰上调到5‰,上证指数随即掉头向下,牛市终止。2005年1月23日,印花税税率由2‰下调到1‰之后,迎来了A股最为壮观的大牛市,创下了6124的历史高点。

  2008年4月24日印花税税率从3‰调整为1‰(上证指数当日收盘3583点),同年9月19日由买卖双向征收改为卖方单向征收(上证指数当日收盘2075点)之后,至今未作调整,15年后的今天上证指数依然在3000点左右。

  印花税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征以来,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,以来自财政部2022年数据为例,全国全年证券交易印花税2759亿元(按1‰单向计算来自沪深A股的股票交易印花税约2240亿元),占当年全国税收收入166614亿元的1.66%。据不完全统计,沪深股市开征印花税以来,累计征税已逾2.5万亿元,这部分资金以税款形式直接流出了A股市场。

  《印花税法》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,取代了1988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《印花税暂行条例》,标志着印花税立法层级由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,意味着在操作层面其调整需要政府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,或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由政府修订。

 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“要活跃资本市场,提振投资者信心”,消息公布后的一周内沪深股市短暂上涨成交量有所放大之后,进入8月份又逐级下跌,至8月18日(周五)收盘,上证指数以3131点收盘,跌破了7月24日3164收盘点,如何落实中央精神?亟待出台具体举措,优化交易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是重要抓手。

  投资者股票交易的成本除了股票价款之外主要包括股票交易印花税、交易佣金和过户费,按照目前的情况看,印花税对卖方单向按成交金额的1‰征收,交易佣金市场化程度较高,非现场交易的快速发展以及券商间的激烈竞争,导致交易佣金大大低于成交金额3‰的规定上限并呈下降趋势,各券商对不同客户的佣金取费有所差异,当前大致在成交金额的0.1‰至0.6‰之间。目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按成交金额的0.01‰向买卖双方收取过户费,据此计算,按投资者买入和卖出两个环节平均,印花税在股票交易成本中占比在50%到80%,可见印花税已经成为交易成本的主要构成。

  从国际上看,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已经先后取消证券交易环节征税,基于增加股票市场吸引力,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,主要国际股票市场有追随的趋势,中国香港市场正在动议撤销股票交易印花税。

  综上,我们认为,降低交易成本是活跃资本市场的现实举措,证券交易作为印花税税目之一可暂时予以保留,当前建议适时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至0.5‰,直至0‰,明确政策意图,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在实处。同时继续研究优化交易机制,便利投资者交易。

  活跃资本市场需要标本兼治,不但要从优化交易端着手,还要从制度层面着力治本,切实从重融资向重投资转变,融资端要强化约束机制,从功能视角厘清股票市场与风险投资(天使、VC、PE)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提供资本支持的界限,重新审视完善企业IPO及上市、限售股解禁条件,投资端要强调吸引机制,从制度上给予投资者稳定预期,国家层面组织市场稳定基金并制度化、长期化落实,显示出示范效应,鼓励吸引中长期机构资金进入,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选择股票投资犹如顾客选商品,是金融消费者,股票市场要像商业领域对待顾客(就是上帝)那样对待投资者。(中新经纬APP)

  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核心观|法籍教师:中国提供很多机会 文化交流深化友谊

甲辰年英国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举行

这次论坛为期3天,还将举办“可持续发展与数字技术应用示范论坛”“消除SDGs数据和信息鸿沟:青年的责任与行动”“第三届可持续发展空间观测论坛”“大数据助力农业粮食系统转型:可持续自然资源管理视角”“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期回顾-地球状况报告”等6场特别分会及24场平行分会,来自全球近50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代表500余人共聚北京,共同研讨大数据推动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转变之路,共享大数据先进技术与资源,共商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之计。(完)

中方谈美方抛出所谓“中国产能过剩论”:包藏祸心

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始终站在和平一边,站在公道一边,站在良知一边。我们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,将继续同有关各方一道,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、缓解人道局势、推动落实“两国方案”作出不懈努力,发挥建设性作用。(完)

浙江县域观察:一块布如何托起一座城?

显然,企业对于现阶段的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还存在顾虑,根本原因是水土保持碳汇还未纳入CCER。纳入CCER机制需要符合规定的必备条件,其中极为关键的一条,是要属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项目方法学支持领域。

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顺利开展 已排查重大隐患8.1万项

近年来,人们对医护康养的需求与日俱增,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开始发力。以此为契机,“投资养老”正在变为主流,“生存型养老”观念向“生活型养老”转变。新趋势、新变化为中国的养老金融市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。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,《今日保》联合创始人林瑶珉担任圆桌主持人,与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会计师吴目国、手回集团创始人光耀与建发健康集团副总经理徐伟针对“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与挑战”的话题,围绕养老金融的产业发展与未来展望,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前瞻的探讨,回应时代之问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